作者: yebuyugz9B 来源: 网络 日期:2024-12-16 19:31
为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、检查和指导,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总结先进教学经验,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,促进教师间的学习、探讨、研究及反思,朔城区第五小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校内教研活动。教研本着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,以打造实效课堂为宗旨,按照“认认真真、安安静静、扎扎实实”的教学工作思路,扎实有序地开展活动。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,创设实效课堂,推进教育实施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。
开学初,学校教研室对本次活动做了详实的安排,授课教师也高度重视,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认真钻研教材,理性分析学情,精心备课。在课堂实施过程中,授课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,创设教学情境,合理设计教学过程,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,并能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自己优势组织教学,积极践行学科素养。
落金春老师执教的《囊萤夜读》引导学生运用看注释、联系生活实际、看插图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。通过划分节奏朗读课文,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,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奋、坚持等美好的品质,进而激励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,树立勤奋好学的意识。
王育梅老师的《守株待兔》,先利用白板看图猜故事,把游戏与旧知迁移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结合其他寓言故事导入本单元的学习目标。让学生提出疑问,并解答“为什么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”。接着通过多种形式读文章,引导学生借助注释,了解故事大意,紧扣课题,学习课文,从审题入手,运用“逻辑引读”,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。最后究守株待兔之源,拓守株待兔之境,利用多媒体进行心理活动补白,让学生更深地走进人物内心,深化明理,拓展延伸。
闫志苹老师执教的《观察物体(二)》,让学生通过拼摆、观察、想象、画一画、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,组织学生交流并归纳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,是什么样子的图形,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,各是什么样子的。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得到的形状表象,切实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,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,也可能不同,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。教师组织活动井然有序,引导学生仔细观察,亲身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,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、认真观察、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。
史俊峰老师执教《乘法运算定律》,整节课上,教师始终处于一个引导者的位置,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。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,先由学生自己发现,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,通过验证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的得数一样,等式成立,从而自主归纳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,这样层层递进,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,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,而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。
王小丽老师执教的《多位数减法练习》以练习为主线,思维为辅线,通过巧设问题情景,激活学生的内驱力。学生根据游戏规则自己出题,自己计算,在猜想中不断练习验证,在反复的验证练习中,发现“495”这个神奇的三位数。紧接着顺势引导孩子们学会“回头看”——发现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,学生自发地提出“数字能否选0”“能否选取相同的数”“四个、五个不同的数字有数字黑洞吗?”等有价值的问题,计算练习思维含量增加,当堂就发现了6174是四位数数字的黑洞。
孟晓林老师执教的《Who’s that woman/man?》,运用She’s/He’s来进行表达交流。运用了大量学生很感兴趣的卡通动画、图片辅助以及真人录音,并且抓住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,采用了两首简单有趣的英语儿歌,让学生在愉快中紧紧把握课堂重难点。
吉彩平老师执教的《What time is it?》主要采用直观教学,TPR活动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,通过让学生听、说、唱、玩等活动,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进而掌握本课四个词组,能正确地区别运用“It's time to...”和“It's time for...”这两个句型,并且能用本课时的句型描述、交流日常生活,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品质和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。
李洁老师执教的《Unit2 Last weekend》以对话教学为主,以问题为导向,引导学生观察并预测,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,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,引导学生多方面输出。在巩固部分,学生小组内围绕周末互相调查记录,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,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。
本次活动是以“关注常态课堂,聚焦实效教学”为主体的教研活动,以公开课为载体,突出“新理念、新课程”,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,切实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,钻研教材教法,努力打造实效课堂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在全校范围内形成“人人上好常态课,节节都是合格课”的良好教学氛围。
终审:李馨怡
责编:李 宁